第842章 海寇(下)

蟹的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小说网 www.yqhhy.me,最快更新扼元最新章节!

    有关南方海寇的军报,当然不是现场收到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按照郭宁的期待,海上贸易现在大周重要的财源之一,将来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财源。所以负责日常管理的,不止一个庆元府的周客山。一个多月来,每次出现海难,都有专门的呈文发往北方,从不耽搁。

    倒是他和李云当场的一搭一档,出于灵机一动,效果很好,果然带起了将士们的情绪,尤其是史天倪等将帅的情绪。

    郭宁用人看人的法子,都从军队里来。

    一百人的军队和一千人的军队狭路相逢,两厢对战,人多未必就赢,因为如何用兵才是胜利的关键。把每一名将士都安排到适合的位置上,军队才有战斗力。否则徒然人多,只是送死而已。

    如今他地位高了,盘算用人渐渐多于具体的用兵,但两者的道理,还是一样的。

    自古以来,一样米养百样人。郭宁最初的那批败兵伙伴们,经历和背景大致相似,每个人还贤愚不肖,各有长短,何况如今他身为一国之君,治下黎民亿兆,貔貅二十万?

    针对不同背景的不同部下,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史天倪、李守正、耶律克酬巴尔等将帅,都是地方上的强宗大豪出身,也有领兵征战的才能。若天下乱局延续下去,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揭竿而起,成为掌控一地的诸侯。

    但他们又全都具备相当的嗅觉,都在适当的时候投靠了郭宁。一两年下来,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有增无减,在军中的地位也不低,手里有实权。可以预见,十后,二十年后,他们不断深耕,影响力只有更大。

    他们也明显不适应甲板上的狭窄过道,动不动踢到缆绳、帆索,怎么走都局促,站到船舷边上又难免东倒西歪。

    史天倪是个聪明人。

    海鸥在空中盘旋许久,终于下降高度,在一艘福船的帆顶收起翅膀。而福船不紧不慢地驶入闽江北港,从金山寺塔下缓缓经过,渐渐接近船厂门。

    在武人们眼里,大周是武人们舍死忘生厮杀得来的政权,军人依靠这个政权攫取利益是天经地义的。毕竟皇帝要需要军队去卖命!毕竟那些可怕的黑鞑子,保不准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换了其它的政权,几乎没法妥善地解决问题。

    这就愈发显得史天倪敢于任事了。

    福州不是南朝宋国官方允许的海贸口岸,所以港口没有市舶司的巡船。左近几个巡检司也大都识相,不敢拦阻上海行的船只。但船员自家也得谨慎些,没必要闹得面子上难堪。

    史天倪盯着大船看了半晌,因为两边都在起伏的缘故,忽然想要呕吐。那是晕船了,北人初次航海,难免如此。

    此时浮桥上许多人欢呼,一道水闸徐徐打开。剧烈的轰鸣声中,海水猛然灌入作塘,将一艘十足两千官料的大船骤然抬升。

    耶律楚材曾经赞叹说,郭宁才能天授。郭宁自己知道,才能不算什么;对人们所处世界的认知,才是天授的东西。眼界局限在大金和大宋两国范围内,和放眼看世界的状态,毕竟不一样的。

    此时海水汹涌,庞然如山的船艏起伏不停,忽而砸进海面,又被浪潮抬起。这巨舟两舷,各有一只作为装饰的巨大龙目,每一只龙目足有一人多高,涂成鲜红色,凸起在船舷以外。随着船只剧烈起伏,那龙目的眼神像是活过来一样,仿佛整艘大船也在摇头摆尾,即将破浪而飞。

    郭宁起身取了舆图、簿册铺开:“和甫,你来看。南边宋国有艨艟万计,切割海上利益数百年了。海上又有百国豪商,财雄势大。所谓海寇,不过是在庞大势力之间争夺腐肉的牵线木偶。宋人不愿去对付这些牵线木偶,才把难题推到我们手里。现在,我要人去剿除海寇,目标却不止是海寇,我有个想法……”

    要知道,这种争功争赏的事情,最难处理。郭宁崛起的速度太快,对诸将还需优容,但军队里诸多派系各个山头犹存,郭宁一旦插手,稍有处置不慎,就可能被人认为不公,认为厚此薄彼。

    王二百等人诛杀了王子清以后,便火急赶回庆元府禀报。周客山留他们在海岛上休息了小半个月,然后让他们抓住最后一股信风,接一队北方人去往福州。

    海寇之类的事情,难道商行本身凑不出人手去解决?明摆着,郭宁是要以此为由,往南方投射力量,同时郭宁也不希望自家麾下的地头蛇们始终埋首在本地耕耘,想要他们去远方看看,长长见识。

    郭宁拍着史天倪的肩膀,凝视着他,沉声道:“这件事……难处不在厮杀。不可轻忽。光是寻常部下们去,我不放心。”

    但每次叙功的时候,其余将帅争得脸红脖子粗,史天倪却从不参与。有人因此嘲笑他说,足下年轻的时候,号称若拥百万之众,功名可唾手取也;如今一直谦退下去,恐怕到死也只有清乐军的一万人了。

    如果凭借严刑峻法将之打压,军队里和他们情况类似的还有许多人。比如苗道润、张柔、靖安民等等,会怎么看?那几乎必然会被认为是兔死狗烹之举,会引发军队的动荡。

    最忙的是直库,他正跑来跑去,督促船员交出身边过于显眼的武器,统一藏到船舱底下。

    这样的一批人,或者一大批人的存在,郭宁作为大周皇帝,怎么应对?

    如果放任不管,此等规模失控的军事贵族必为国家之患;如果效法大宋,来个杯酒释兵权,从此尊崇文教,又未免浪费了他们的军事才干。

    王二百指示的那座船厂,是史天倪此生见过最大的。光是连接几处作塘和水闸的浮桥,就有七八座。

    史天倪能够在这上头为郭宁解忧,实在很是有能。郭宁虽不会因此封赏,却越来越重视他了。

    史天倪闻听,非难不怒,反而额外退出些利益,又凭借自己的人缘反复劝说,去平息同僚的矛盾。

    王二百已经是第四次到福州来了,不过,是第一次在没有南方船只带队的情况下,独自航行南下。好在水手们过去几个月没有白操练,航路也记得很熟,船只又是空载的,没有搁浅的危险。

    饶是如此,毕竟远隔苍茫大海。这些领兵将帅们现在都有爵位了,和当年的光棍作派不同,怕不得先派出三五批部下探看局面,厮杀几场,然后再亲自启程。

    这些乘客们自称是商贾,也作海客打扮,但浑身上下压根没点海商味道,王二百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些人普遍都身形高大强壮,半数人有点罗圈腿,那是长期骑马造成的。

    船员们忙着,乘客们也陆陆续续上了甲板,眺望福州的风景。

    “努力勤王事,怎会劳烦?能跟随陛下开国立业,何愁不得功名利禄?”

    将校们兴冲冲告辞离去以后,郭宁端坐不动。

    王二百扶着船舷站定,抬手示意:“史大郎你看,那后头,便是咱们订购这艘座船的船厂。岸边聚集黑压压一片人,是要趁着涨潮,进行新船下水、请顺风的仪式,嚯,这敲锣打鼓的人,至少有五百人!下水的是一艘真正的大船!”

    <a href="http://www.biqizw.com" target="_blank">www.biqizw.com</a> 比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