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策问

无敌大西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小说网 www.yqhhy.me,最快更新大唐皇太子最新章节!

    “少郎过了。”

    管家又重复了一遍。

    高士廉面色逐渐潮红,突的哈哈一笑,“好好好,吾孙大才。”

    说完,急匆匆往外去。

    高德阳在房中苦背着诗词。

    高士廉到了门口,一只脚越过门槛,然后又收了回来,他偷偷观望两眼,又悄悄转身离开。

    刚从高德阳住的小院的月亮门出来,与快步而来的名儒撞了个满怀。

    “国公,在下听府中人议论,说少郎考过了帖经,可是真的?”

    高士廉点点头,笑呵呵道:“还得多谢先生苦心教导,先生不负名望之盛,真乃大才,我儿要真能中进士,不管先生有何条件,吾都无二话。”

    名儒只觉得见了鬼。

    一个四书五经都背不下来的人,竟能考得过帖经,一时间,名儒都觉得,这世界实在荒唐。

    到了第二日,高士廉不顾高德阳反对,硬是亲自来送他赴考。

    到了宫门口,高士廉拍着高德阳的肩头,“孙儿,放心大胆去考,咱已经过了第一场了,就算诗赋这一场考不过,也没个什么。”

    高德阳信心满满,“祖父,你放心吧,这一场我必过。”

    高士廉老怀欣慰的大笑两声。

    还是在尚书省前的广场上,一切的流程和布置都和昨日没什么变化,皇帝仍是亲自监考,唯二有所不同的,一是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二是桌椅板凳比昨日少了一些。

    等的考卷发下来,高德阳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诗赋,就考两道题,一道,是以天下为题,让做首七言诗,另一道,是以清平为题,要做首百余字的词。

    高德阳早已背的滚瓜烂熟,在其他人还咬着笔杆子,苦思冥想的时候,他一口作气就写完了诗赋完了词。

    大鼎里的香,才燃了不足拇指长,高德阳笔一放,又高举起了胳膊来。

    今日负责巡视进士科这一列的,是另一个八品小官,他是不认识高德阳的,见他举手,不急不慢的过来,板着脸道:“何事?”

    “交卷!”

    小官错愕,高德阳瞄了他一眼,随即起身,冲着上头的李世民作揖一拜,然后转身就走。

    李世民眼睛一眯,让张阿难又将他的卷子取来。

    “四海九州无乱闻,悠悠盛世无饥馁。”

    “帝福盛泽延天下,和声琴鸣奏大治。”

    “今朝君臣贤良直,天清地宁传万世。”

    这诗不算绝佳,但也不算平庸,可给个偏上,高德阳弱冠之龄,能作出这样的诗,也算是大才了。

    李世民对他,是越来越感兴趣。

    高德阳从宫门出来。

    不等车夫喊,他就到了跟前。

    高士廉正泡着茶,高德阳突钻了进来。

    “祖父,考完了,回吧。”

    矮桌上,摆着个小火盆,铜壶的水还没有沸腾,一壶水都没有烧开的功夫,就考完了?

    高士廉怔怔看了一眼,傻傻的点点头。

    诗赋,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评判一首诗的好坏,完全就看各人口味,要想得出最公平的评价,只能是让多几个人来看,因尔,这第二场的成绩,足足过了一日才张贴出来。

    在朱雀门外,贴着好几张榜单,在进士科那一张榜上,高德阳的名字位居首位,排在他之后的,就是郝处俊。

    ~~~~~~~

    策问,科举最后一场,只要过了这一关,就可金榜题名鲜衣怒马。

    放眼长安城,有一家算一家,可没哪个子弟中过进士。

    高德阳若真能以弱冠之龄,凭借真才实学高中进士,那以高家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他以后的前程将不可限量。

    年迈厚大的手紧抓着高德阳,颌下的白须随着激昂难安的心绪抖动着,高士廉想说什么,但嘴张了又张,只是强挤出分笑容,“孙儿,好好考,中不中的不要紧,可千万不要紧张。”

    高德阳漫不经心的点点头,而后抽出被高士廉抓着的手,迈着随意淡定的步伐,昂首挺胸的向着宫内去。

    高士廉站在原地,两眼直勾勾的看着,当高德阳身影消失于宫门,这位经历了天下大乱,宦海沉浮一生,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申国公,心里突然像是起了火,他两手往后一背,建造难安的来回走个不停。

    经过两轮大浪淘沙,尚书省前广场上的桌椅,比之第一场的时候减少了七成。

    高德阳寻到位置坐下,转着脑袋左右来回看看,不少学子都面露紧张忐忑,一小部分胆量不够的,更是渗出了满头大汗。

    嘿嘿~

    高德阳莫名一笑。

    仍坐在他身后的郝处俊,从这笑容之中感受到了胸有成竹,以及一种高高在上的自信。

    很快,皇帝和房玄龄以及长孙无忌露面,和前两场一样,李世民站在台阶上,先训了两句话,而后考试便正式开始。

    “高齐以暴虐而治,君王无德无行,故臣民不忠……”

    拿到卷子,看到策问所考,高德阳笑容满面,这道题他可是背的最为熟络。

    拿起笔,沾点墨,不带一分思考,高德阳唰唰唰的就写了起来。

    笔锋流转,如水银泻地,当其他人还在一字一句的斟酌,该如何解答之时,高德阳已写了大半。

    李世民的眼睛,虽然总是在来回巡视,但余光一直关注着高德阳。

    青烟袅袅~

    鼎中的香烧了一半。

    高德阳笔一放,轻吹一口气。

    湿润的墨水迅速浸透纸张变得干枯。

    高德阳也知策问的重要性。

    帖经、诗赋,这两场只是考察学识文采,真正能决定中不中进士的,就看策问这一场。

    故而,他也不再像前两场那么轻佻,再答完题后,又认认真真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都妥当后,这才举起手来。

    郝处俊还一个字未写,脑中也才初步有了个解题的思路,没想到这位高公子却就要交卷。

    贵家子就是贵家子。

    他们所得到的教育和培养,绝非是寒门所能比得上的。

    暗叹一口气。

    郝处俊提笔,不急不慢的答起题来。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就算起点有高低又如何,只要一步一步不停歇,总能站的上高峰。

    策问这一场,负责巡视的,已经从八品官变成了六品官。

    穿着浅绿官袍的内谒者监,看了一眼答完的卷子,也未多说什么。

    高德阳站起,冲着上方躬身一拜,然后自信满满的离去。

    李世民呵呵一笑,“去,将卷子拿来。”

    张阿难小跑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