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发放工资

折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小说网 www.yqhhy.me,最快更新民国小掌柜最新章节!

    生产车间,几十台纺纱机器同时运作着。

    机械声轰隆作响。

    原先,这些机器只是安安静静地摆放在车间。

    现在工厂正式开工了。

    这些安静的铁兽仿佛一夕之间活过来了一般,有条不紊地吞吐着白色的纱线。

    饶是见惯了大场面,陶管事仍旧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撼地说不出话来。

    车间嘈杂,陶管事近身道,“少爷,这要是厂里的每条生产线都投入使用这,这产量该有多惊人”

    谢放的视线落在运作的纺纱机器上,“康闵当初建造的这间纺纱厂,光是白银就花去1000万两。鼎盛时期,只是年产便有将近纱锭39000枚”

    康闵个人自是没有那么大的财力。

    是利用了职务之便,加之省城那边的支持,同时向各大钱庄借款才筹措的资金。不过五年,便还清了所有的款项,还实现了盈利。

    只是随着康闵的去世,加之时局动荡,棉纱价格一度暴跌,康志杰又不善经营,才会导致纺纱厂出现经营危机。

    “志杰”纺纱厂由于种种局限,没能走出符城这一小小地界,希望“隆升”可以。

    陶管事咋舌。

    当初建厂便花去那般多的银两么

    那少爷只是花了500万都不到,就做局从康志杰那里买了这间厂子,可当真是白捡的了

    谢放在一众工人当中,瞧见了熟悉的身影。

    是薛晟。

    对于在车间见到薛晟,谢放自是不意外。

    工人会提前开工,想必薛先生在里头使了大力气。

    薛晟也看见了谢放,他几不可见地朝这位新东家摇了摇头。

    谢放多少猜到薛晟的意思。

    他身份特殊,若是工友们知道薛先生同他这个老板走得这般近,只怕会对薛先生有所误会。

    谢放也便将目光淡淡地移开。

    “二,二爷您怎么过来了”

    洪惠民在巡视车间,他纠正着一个女工的动作,一抬头,瞧见站在门口的谢放同陶管事两人,忙迎了上去。

    谢放看着车间里忙碌的数十名工人,“洪主任,工人一般都这么早开工么”

    洪惠民在车间待久了,耳朵不大灵敏,他不由地将耳朵凑近这位新东家,扬高了音量,“二爷,您说什么”

    洪惠民这么一喊,不少工人都抬起头。

    不想打扰到工人们的工作,也为了方便说话,谢放手臂朝外,比了个请的手势,“洪主任,我们去外头说”

    洪惠民瞧懂了谢放的手势,嘴里头忙应着“哎,好。好。”

    一行三人走到门外。

    “二爷、陶管事,您二位的早餐可吃过了”

    走出车间,洪主任便寒暄地问道。

    “在家里用过早点了。”谢放颔首,礼貌地问

    道“洪主任呢可吃过早餐了”

    “多谢二爷关心。我也吃过了,吃过了。二爷您,您今日来得可真早。”

    洪惠民脸上神情有几分紧张。

    上一位东家是一年到头也不见来几次,厂子全靠老东家康闵的几个兄弟,以及康闵的小舅子汪凯一同在打理。

    车间热,那几位都是寻常在车间不常见到的主。

    谢放笑了笑,“今天醒得早,睡不着,便提早过来了。”

    话落,将方才在车间的问题又问了一遍,“工人们每日都这般早来车间工作么”

    洪惠民有些磕巴地道“这二爷,现在天气太热,车间里又闷热。白,白天早些开工,晨间凉快些。这样中午太热的时候,工人们就可以休息。等到下午凉快一些的时候,再工作。”

    洪惠民说着,小心地觑着这位新东家的神色,见谢放脸上未露出不悦的神色,方才状着胆子,继续道“二爷可是担心由此产生的多余的电费其实我们开灯的时间也就是较平时多个一个小时左右。

    小薛给咱们算过一笔账,虽然咱们提前一小时开工,多用一个小时左右的店。但是由于清晨凉快,大家的效率也比较高,产量是上去的。如此多出的产量,足以弥补晨间多开一小时的灯所产生的费用。”

    最为重要的是,因车间闷热而中暑的工人也会大大减少。

    若是有工人中暑,少不得得抽调人手,如此也会降低产量。

    因此,提前开工无论是对工人还是对工厂,其实都是最优选择。

    原来,虽说康闵的小舅子汪凯虽说不常来车间,但只要瞧见工厂提前点灯开工,便会训斥洪惠民,斥责他以权谋私,没有将厂子的效益摆在第一位。

    还会立即命令他将车间所有的灯都关了,等到天亮再让工人开工。

    有时候一个不高兴了,还会克扣提前开工的工人工资。

    最近天气实在是热,工人们因为好长时间没领到工资,大多数人过着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洪惠民实在担心中午会有大量的工人中暑,才会跟工人们商量了之后,提前开工。

    哪里想到,新东家今日竟这般早就过来了

    这几年志杰纺纱厂的种种作风,谢放从魏先生口中听说不少。

    倒是今日方知,管理层竟还会计较车间提前一小时开工,开灯所产生的费用,实属荒唐。

    谢放认真解释道“洪主任误会,我方才不是这个意思。我原先是担心工人们过早开工,休息不足。我们办工厂,是要盈利。但也还是要以人为本。

    工厂若是想要发展,离不开这些工友们。如若,我们连工人们提前一小时开工,只是为了工作时能够稍微凉快一些都不能接受,那我们那些同只会剥削百姓的官僚,有什么区别

    最近天气的确是热,就按照今天开工的时间来排班吧。回头麻烦您交一份排班表到我这里。”

    洪惠民听了谢放的话后,大为感动。

    他

    两只手抱拳,眼底闪着泪花,低着脑袋,就要一揖到底,“二爷,我替大家,谢谢二爷”

    这意味着日后他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提前开工了

    还不用担心会被克扣工资

    谢放忙将人扶住“洪主任如此为工人们着想,便是在为工厂着想。应当是我谢谢洪主任。”

    洪惠民眼圈有些红。

    之前纺纱厂的几位领导可不是这样的。

    “真好。少爷,如今工厂总算顺利开工了,等到第一批纱锭卖出去,咱们可算是有进项了”

    陶管事陪二爷回到总经理办公室,关上办公室的门,语气难免有些兴奋地道。

    少爷从前从不吝钱财,总是有多少花多少,更是时不时地一掷千金。

    也就是惊蛰那场病后,开销比从前少了许多不说,跟着几位结识的几个买办投了几笔生意,小赚了几笔。

    即便如此,五百万现钱,也几乎是将少爷全部的现金都给掏空了。

    虽说这厂子买得划算,可这钱实在花出去太多,加之“康杰”原先处于日薄西山的状态,陶管事是始终忧大于喜。

    如今,见到工厂顺利开工,也给陶管事增加了不少信心。

    是啊。

    总算是开工了。

    开工了便好。

    开工了,这厂子目前来看,总算是活起来了。

    只是往后究竟是生局,还是死局,最终还是得看“隆升”最后是否能够实现盈利。

    谢放走到办公桌后面,他弯腰,打开抽屉,从中取出一张大额银票,“陶叔,烦请您迟点去一趟钱庄。将这张银票,兑换成足额的散钱。

    之后再请账房的卓先生,核实工人薪资。再交由洪主任,由您陪着,一起将工人上个月的工资足额发放。

    回来路上,烦请您坐车经过一下长庆楼,去跟方掌柜借一位师傅,协助咱们厂的食堂师傅,去市场上挑选好的绿豆。天气热,绿豆汤消暑、解热。”

    志杰纺纱厂是有食堂的。

    只是只有管理层才有资格在里头用餐,工人们是没有资格进去的。

    食堂也不负责工人的伙食。

    谢放有心对食堂进行改革,只是目前,不宜有太大动作。

    让陶叔去长庆楼“借”一位师傅,自是为了避免食堂师傅得知只是给工人们做绿豆汤,便在原料上做文章,以次充好。

    方庆遥便是从后厨,后头成为的掌柜,对于谢放“借”师傅的用意,自是稍微一琢磨,便会猜到。

    便是来的人不是阿笙,也只会是可靠的师傅。

    绿豆汤本身不值几个钱,可这是谢放接管纺纱厂后第一个对外的“举措”,自然得想办法办得没有差池。

    否则只会起反效果。

    陶管事将少爷吩咐的一一记下,唯独对这银票的来历大为不解,“少爷,您,您哪来这么多现钱”

    陶管事除却管理春行馆大小事宜,还兼着谢放个人的账房先生。

    先前少爷购厂花去一大笔现金,后头又给魏先生、方掌柜一笔不小的钱,个人账户里头根本就是所剩无几。

    这几张银票,又是打哪里来的

    谢放笑着道“您忘了在家辞别父亲当日,父亲担心我钱不够花,让账房给我取的。”

    他之前没动,是因为他一直将父亲给他的那几张银票,视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始终好生保管着。

    现在回过头去想,自是觉着那时的自己太过可笑。

    父亲将家里的产业都交由兄长打理,分明是将兄长当做接班人培养,只是给了他几张银票,他却视若珍宝。

    既是银票,总归是要换成现钱,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与其当成废纸保存着,不若现在当成他的启动资金之一。

    也不枉费他临行前,父亲对他的一片“关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