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速速拿下。

沧澜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小说网 www.yqhhy.me,最快更新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最新章节!

    朱柏得知这一消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心中暗道:“看来历史的轨迹并未偏离。”

    “朱厚照和察都汗都预见到了山谷的争夺,看来他们的智谋旗鼓相当。”

    他对湘王殿下蓝玉提议,“或许我们可以坐山观虎斗。”

    “交给我,两个小时内,我会确保这五万蒙古骑兵消失无踪。”

    蓝玉跃跃欲试,信心满满。

    朱柏却摆摆手,决定让朱厚照独力承担这场战斗,他们只需在一旁静观其变。

    “关键时刻,才是我们的出击时机。”

    他期待看到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以解答史书中的疑点。

    对于蒙古军队,朱柏毫不畏惧,洪武朝的大明实力强大到足以轻易应对,甚至对付未来的科技文明也游刃有余。

    他命令于谦和蓝玉留守应州,只有在蒙古军队试图突袭时,才需直接消灭,无需事先请示。

    朱柏的话语如同朱元璋的圣旨,无人敢违背。

    他随后离开应州,直奔朱厚照的军营。

    他要亲自检验朱厚照的实战能力,从空中审视整个明军营地的布局。

    朱柏审视后,虽然认为朱厚照的阵型规整,虽未达到历史名将的高度,但也足以为一名合格的将领。

    确认无误后,他飞往中军大营,准备见证接下来的战局。

    甫踏入中军帐,朱柏的出现立即引起两卫士的警觉,他们手中武器微颤,厉声质问:“来者何人,胆敢非法进入军事区域。”\"发现不明人物!\"速速拿下。”

    随着他们的喊声,周围如潮水般涌来的士兵瞬间将朱柏围了个水泄不通。

    然而,朱柏的神色虽显凝重,却并无杀意,他的目光冷静如湖面,明白这些士兵只是恪尽职守。

    \"我乃湘王朱柏,速召朱厚照前来会面。”

    朱柏语气淡然,犹如春风拂过湖面,波澜不惊。

    他深知,眼前的困境并非个人恩怨,而是忠诚与职责的冲突。

    旁人闻言,皆露出疑惑之色。

    “湘王朱柏?我朝并无此名号。”

    一位将军走出,质疑之声未落,便被朱柏凌厉的眼神所震慑,心中顿生敬畏。

    朱厚照闻声,笑意盈盈,“是咱们朱家的远亲来了吗。”

    说着,他已来到营门,热情相迎。

    “湘王前辈,请进,不必介怀。”

    将军们确认朱柏确为湘王后,赶紧低头道歉:“我们的责任就是如此,若有冒犯,还望恕罪。”

    朱柏轻轻摆手,表示理解,“本王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你们继续执行任务,我和厚照有些私事需要商议。”

    说完,两人步入军营深处。

    朱厚照见朱柏进来,笑嘻嘻地问道:“湘王前辈深夜来访,莫非是对我的军事才能有所担忧。”

    朱柏摇头道:“我已考察过你的营寨,布局有序,颇有大将之风。”

    朱厚照闻言,脸上闪过一丝自豪,“能得到您的赞赏,我定会全力以赴。”

    但他旋即又陷入沉思,“不过初次上阵,虽在豹房演练多次,实战与模拟毕竟有别,心中难免忐忑。”

    “达延汗非易与之辈,”朱厚照叹息道,“我虽已尽力预设各种可能,但仍有些许不安。”

    朱柏见状,淡淡开口:“是否想知道战果?或许我可以告诉你,你的继位者将是朱厚熜。”

    \"这么说,先贤是预见了我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吗。”

    李煜微微颔首,\"你赢了,达延汗在战后不久便撒手人寰。”

    听闻此言,朱元璋猛地从座位上弹起,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真的。”

    看着他的激动,李煜再次确认道:“事实如此,年轻的君主,你确实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我。”

    朱元璋激动地在原地踏步,仿佛要燃烧起来。

    片刻后,他紧紧握住李煜的手,“那么先贤,能否告诉我,我是如何布局,运用了何种策略。”

    李煜微笑着摇头,“这个秘辛我不能透露,如果告诉你,那便不再是你的胜利,而是我帮你赢得的。

    你是否愿意将这份功绩归于我。”

    此刻,朱元璋恍然大悟,“对,对,这仗必须由我自己打。

    我明白了,我不会再问。”

    突然,朱元璋想起了什么,他开口问道:“先贤突然来访,是否有特别的事情。”

    \"我来是想邀请你,战后,我会带你去洪武皇帝的南京,那里有通往仙界的路径,你愿不愿意同行。”

    \"不,不,\"朱元璋坚决地摇头,就像在拒绝一个荒谬的提议。

    李煜对此感到惊讶,因为在以往的记载中,对永生的追求几乎是所有人的向往,甚至有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争取。

    然而朱元璋却对此毫无兴趣。

    朱元璋笑道:“我知道你可能不明白,对于我来说,长生不老并无吸引力。

    若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即使能活千年,又有何意义?父皇在世时曾告诫我,追求快乐,不受礼法束缚才是真谛。”

    \"我生性散漫,做皇帝并非我的归宿。

    如今太祖驾临,我正好借此机会享受自由。

    若能成为逍遥的王爷,游历大明山河,与佳人共度良宵,人生足矣。”

    朱元璋坦诚地分享了他的想法。

    李煜深知这位年轻皇帝的性格。

    他虽然看似悲剧情结,但行动果断,对待权臣绝不姑息。

    尽管如此,他对生活的态度却出人意料地简单,只求快乐。

    这种对权力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实属罕见。

    \"好吧,既然如此,待战争结束,我们再详谈。”

    李煜理解地点点头,心中对朱元璋的特立独行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事,请您询问太祖陛下。”

    在大明皇庭的深殿之中,朱元璋的威严如同冬日寒霜,凝固在那龙椅之上,面色严峻如铁。

    众臣僚齐刷刷地匍匐在地,瑟瑟颤抖。

    “诸卿,你们可曾解释过豹房中为何会有众多女子。”

    朱元璋的声音犹如雷霆,直击人心。

    “还有,毛骧的密报,朕听说前几日,朕最爱私下微服出行,竟屡次强行掠夺民间佳丽,百姓生活困苦,你们身为辅佐,何以视而不见。”

    自朱元璋登基以来,朝堂上的气氛就仿佛被阴云笼罩,短短时日,已有数十位官员因失职被问斩。

    有的试图辞职归乡,也难逃一劫,朱元璋的逻辑是:未获准退位,擅自离职便是图谋不轨。

    此刻,杨一清战战兢兢地踏出一步,开口道:“启禀太祖陛下,臣等曾多次上书进谏,甚至有地方官员贴出告示,鼓励百姓揭发假冒陛下之人,以阻止陛下过度行为。

    然而此举触怒了陛下,那位县令不幸遭罪。”

    说到此处,杨一清的声音愈发低沉,“自此之后,臣等实在不敢妄言,只求能……能保全微命。”

    朱元璋听到杨一清的话,怒火更甚。

    “你们这些小子,真是辱没了朱氏江山,胆敢放肆至此!待他归来,定要让他尝尝皮鞭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