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崇祯的商业之路

文盲写小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小说网 www.yqhhy.me,最快更新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最新章节!

    不等李若琏回答刘肇基的问题,一个身穿官袍的中年人从门外冲了进来。

    他走进屋子后立刻大喊:“掌柜的呢?快出来!”

    “怎么了官爷?”一个长相和蔼,体态肥硕的中年男人急忙迎了出来。

    他来到官员旁边笑脸相迎:“官爷什么事?”

    “什么事?”官员双手掐腰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老子问你,上个月兵部在你们这定了一百包烟,为什么还不送货?”

    “官爷消消火,”掌柜说话的同时用手示意店里的伙计给官员上茶,“货少,人多,供不应求,兵部的烟还得往后等一等。”

    “等不了!上至尚书,下至衙门里的差役都等着这玩意解乏呢!”兵部官员冷哼一声,“兵部尚书可是内阁首辅,你不会不知道吧?”

    “知道,小人知道。”掌柜的猫着腰,低声下气。

    此时店里的伙计将茶水递了上来,兵部官员看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后怒气稍减。

    他环顾四周发现店里站着五个人,都背对着他。

    “他们是干什么的?”兵部官员问。

    “都是来买烟的。”

    “让他们走,告诉他们今天的烟兵部包圆了!”兵部官员站起身,恶狠狠地说道。

    掌柜缩了下脖子,“官爷您小点声,他们都是...”

    兵部官员腾的一下站起身,走到一人身边大声吼道:“听不见是吗?今天的烟...”

    吼声戛然而止。

    因为他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别人,而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

    不,不止李若琏。

    还有东厂提督王之心...

    英国公张世泽...

    京营总督刘文耀!

    最后一人他也认识,兵部刚拟旨将他调往保定担任副总兵一职。

    王之心迈步来到兵部官员身边,右手放到右耳朵上,问道:“你在鬼叫什么?”

    “我...”

    “你什么你,还不快滚?”王之心狠狠瞪了他一眼。

    兵部官员自知位卑权轻斗不过这些人,重重的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随着兵部官员的离开,屋里又恢复了安静。

    李若琏这才看向刘肇基,他笑吟吟的问道:“刘兄什么时候进的京啊?”

    刘肇基嘴角一抽,心想老子什么时候进的京你会不知道?

    锦衣卫的小屁孩可是骗了老子五十文钱!

    他轻咳一声:“李指挥使别说笑了,我想问问你们都在这里等什么?”

    “等烟。”

    “烟?”刘肇基有些纳闷。

    他是行伍出身,当然知道烟是什么东西。

    这玩意虽然解乏,但是抽多了会咳嗽。

    所以朝廷才明令禁止。

    就目前的形势看,朝廷要解开禁令了?

    “对,周商最近开始贩卖卷烟,虽然有点小贵,但是抽起来不呛人,抽完了也不咳嗽。”李若琏说话的同时,眼里开始冒光。

    刘肇基看向其他人:“诸位也都是等着买烟的?”

    “嗯!”英国公张世泽点头。

    “不错。”京营总督刘文耀回答道。

    “不然呢?”王之心反问。

    闲聊间,两个伙计抬着一个大箱子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些人立马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将一箱子烟瓜分完毕。

    “来,分你两包。”李若琏出于好心,递给刘肇基两包烟。

    刘肇基接过后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烟是被纸卷成一支一支的,二十支为一小包,十六小包为一大包。

    与普通烟卷不同的是,这些烟卷的一端里面塞着东西。

    李若琏开始介绍:“这东西叫滤嘴,里面是炭块和棉花,可以将让人咳嗽的东西吸走。外面是麻布,防止碳粉吸进嘴里。”

    “哦,原来如此。”刘肇基恍然大悟。

    怪不得卷烟如此受欢迎了,原来上面有滤嘴。

    “可是朝廷不是禁止这东西吗?周商什么来路竟然能卖烟?”刘肇基问。

    “别问,问多了对你没好处。”

    几个人刚把一箱子烟瓜分完,兵部尚书兼内阁首辅李邦华来了。

    他拄着拐棍,直接将门口堵死了。

    “李若琏,王之心,你们什么意思?”李邦华怒目圆睁。

    李若琏装作一副无辜的样子:“李阁老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李邦华指着空空如也的箱子怒道:“据我所知这东西产量很低,两天只能做出来一箱。你们分完了,老夫怎么办?”

    “我指着这玩意提神呢!”

    李若琏无奈,只能看向其他人。

    这些人自知惹不起李邦华,简单商议后匀给他几包烟。

    李邦华拿着烟,乐呵呵的走了。

    刘肇基都看呆了。

    缓过神后他对着掌柜说道:“掌柜的,我要买五十包烟。”

    ......

    时间眨眼来到了六月末。

    崇祯坐在乾清宫里琢磨赚钱之道。

    从最开始的细盐,到后来的香皂,再到现在的卷烟。

    他都挣了不少钱。

    细盐最多的一笔收入来自周奎的买断费。

    周奎确实倒霉,由于细盐配方泄密,整个京师的细盐价格已经从最开始的一两银子一两细盐,降到一两银子半斤细盐。

    香皂的售卖也已经步入正轨,北直隶、山东几乎所有的寺庙都开始卖香皂了。

    那些求神问佛的人不缺钱,而且是越有钱的人越信这个。

    据锦衣卫估算,北直隶和山东两地每年能卖出三千块香皂。

    仅此一项收入就能达到十五万两白银。

    如果推向全国的话,预计每年收入高达上百万两银子。

    卷烟当然也出自崇祯之手。

    他按照后世的办法给烟卷加了过滤装置。

    其实过滤装置很简单,主要是碳,碳能吸附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所以他制作的烟不那么呛人。

    由于抽起来方便,也不呛人,再加上价格小贵,所以深受广大士绅阶层喜欢。

    最主要的是这门生意被他垄断了。

    别人想卖只能偷偷的卖,没法正大光明的卖。

    香烟的生意每年利润不多,只有十几万两。

    这些收入加起来,还是没办法填补赋税的亏空。

    崇祯还得想办法开辟新商路。

    “皇爷,大喜事!兵仗局的太监按照皇爷给的图纸,将飞梭织布机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