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范家女眷 大修

卸甲归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小说网 www.yqhhy.me,最快更新望妻止渴最新章节!

    蒲如海也觉得胡闹,待小二出去后,就斥道:“你不要什么东西都想养,你在家养狗养兔也就算了,这可是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狼畜本心智就和别人不同,你认为对他是耻辱的事,他说不定还视为常事或乐事。你将他买回去干什么。一,改不了他心智,二,改不了别人对他的看法,你最后还不是像在养狗、养兔一样地,养他。你这与那戏班的班主有什么区别?”

    蒲如羡心道:她当然能改变。她有福地,或许能使他恢复心智;再不济,至少能让他不用再被人如奇物般圍觀,指指点点地活下去。

    不过,兄兄是不知道她有福地的。

    邢妈妈原本听三娘要养狼畜时,就觉不好。虽二郎出面回绝了,但依着三娘的倔性,生怕两人吵起来。

    邢妈妈便也劝道:“三娘心善。那狼畜确实身世可怜,但是却遇上了这戏班的班主。这班主也算好心,也尽力了。这狼畜不比常人,教他这些过活的手艺,这班主的耐心就显而易见。班主如此有情有义,又没故意去作践他。再说,这狼畜被班主养了几年,估摸对班主有些亲人的感情,我们何必多此一举,分离他们。我们倒是可以,给他们的武戏多些赏钱,让他们生活好一点。”

    蒲如羡词穷,暗道:今儿个估摸不能帮琼姐姐买下狼畜。不过,也没必要和兄兄他们对着来,明儿托人再过来,拿银子套/套那班主。

    蒲如羡故而不再提起,蒲如海和邢妈妈也同时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被这事一闹,纤云、弄巧也不敢多嘴、叽叽喳喳的,闲说大堂的武戏。一行人的兴头也有些散了,早早地回了府。

    蒲如羡和蒲如海一进府,就听门房说阿娘娘家,范家家眷到了府上。

    “听娘说过,那范家不是在蜀中窝着么?怎么来了?”蒲如羡从来就没见过范家的人,只是有时听阿娘提过,但和娘家范家倒是来往的少。倒不知,这久未出现的外家,今儿个怎么来了?

    蒲如海也有些惊讶,不过还是道:“我们先回屋收拾一下脸面,再去拜见长辈。有外人在,性子收敛些,别让人笑话。”他可不想看到,病愈后活泼得过头的三娘,被人说没规矩。

    蒲如羡听得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乖乖地由着邢妈妈,把自己拾掇得水灵灵的。

    收拾得差不多了,蒲如羡就带着邢妈妈、纤云弄巧去老夫人姚氏的清和院。

    邢妈妈以前本就是阿娘范氏身边过来的,对范家也知晓一些。邢妈妈一路顺嘴就说起这范家:“范家原本是前朝御史大夫家,娘子小时金贵的很,后来嫁给了郎君,与范家还是有些往来的。只是后来,后周朝开国皇帝周武帝,杀了前朝的周哀帝,灭了几家门第。我们蒲家的老太爷不愿在混乱的朝廷上混着,就带着族人到了冀州城,开了大孔书院。”

    “当年,周武帝要拉拢半个朝廷官员,范老太爷宁死不肯,要不是有咱们蒲老太爷周旋说项,范家全家说不得都要下牢狱。后来,周武帝也不想瞧见范老太爷一家碍眼,就把范家一家调出京城,让范老太爷在蜀中江阳当七品知县。”

    “范老太爷性子古板、死犟,不高兴蒲老太爷拦着他对前朝周哀帝尽忠,也不顾娘子是他最疼的闺女,不再让范家与蒲家往来。”

    蒲如羡一听,便腹诽这范老太爷不识好歹,人家辛辛苦苦救尔一命,他还嫌弃恩人多此一举。

    邢妈妈也简单地说了下范家上下:“三娘有两个舅舅,自然有两个舅母,大舅母张氏出身前朝的礼部侍郎家,小舅母邱氏是在江阳娶进门的,只是这么多年,两家没联系,也不知你小舅母娘家是谁。”

    说话间,她们很快就到了清和院,进了堂屋。

    蒲如羡见到老夫人姚氏抱着个和肉团子似的小女娃,旁边还站着个如根抽青的细竹的小郎君,喜出望外道:“拙小郎和憨娘这么快就回来啦,幸好我买礼物买得及时。”

    蒲生拙比蒲如羡还大两岁,但却比蒲如羡小一辈。他是蒲如源前妻留下的儿子,平日就如同一个小老头似的,一板一眼地对蒲如羡叫了声“姑姑”,说完就又重新站得如一根细细的嫩竹,默不作声。

    憨娘不过五岁,两颊粉嫩,琉璃似的眸子瞅着人,说话糯糯的:“小姑姑。”

    蒲如羡扫视了一下周围,怪道:“大嫂呢,她没回家么。平时大嫂都不舍得离开憨娘,今儿怎么没见着她?”

    金妈妈接过话头:“这也是老天爷作孽呀。蜀中发了地动,就在范老太爷管辖的地儿江阳,大郎经过那里,见范老太爷忙不过,又收到娘子病愈的信,干脆就安心待在江阳,帮范老太爷的忙了。”

    老夫人姚氏点头,头往左边一偏,解释道:“那都是你外家的,江阳地动,范老太爷担心有余波,而且也听说你阿娘最近病了的事,干脆就让一家子女眷,过来看看你阿娘。你过去认认人。”

    旁边穿着如意云纹衫的夫人,梳着如云高髻,年纪有些大,笑得时候眼角的鱼尾纹都挤在一起。这夫人笑道:“三娘是未见过我这个大舅母的了。绿衣的是你小舅母,其他几个年轻的,都是我们的儿媳,这就是你几位表嫂。”

    几位互相见好后,大舅母张氏就亲热地拉过蒲如羡,从婢女手上拿过一副玛瑙红的镯子,一边给她戴上,一边笑道:“三娘出生的时候,我还在江阳,眨眼间,三娘就这么大了,还长得如此冰雪聪明。”

    蒲如羡转了转手腕上的玛瑙镯子,赭红色的玛瑙晶莹透亮,戴上这镯子,玉白的双手更显得氤氲温软。

    蒲如羡高兴地道谢。

    大舅母张氏旁边坐着的是她所出的幺女,范六娘。她穿着琵琶襟上衣,鲜亮活泼。神色柔和,文静清雅。说话似是受蜀中的影响,糯软清甜的:“三娘该叫我一声六表姐。我这里有些蜀地才有的绣样,等会儿,我让青荼找出来,送到你屋。”

    蒲如羡呵呵一笑,心里腹诽:回去以后,就把绣样给纤云。她屋里,也就纤云对刺绣拿手,她可是一点都不会。

    小舅母邱氏穿着五彩缂丝衫,在范家女眷中穿的最为鲜艳,方脸有些刻薄。

    小舅母邱氏让婢女端着几件用银子做的玩意,捂着嘴笑道:“三娘这么小,就有这等妍丽姿容,等这小脸长开了,必定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小娘子。这些小玩意给三娘随便使,以后还想要,就找小舅母拿。”

    老夫人姚氏笑容变浅:“三娘,来阿婆这。今儿出门给你侄子侄女买了什么?”

    蒲如羡没让纤云接那猴子样的银裸,自然亲密地坐在老夫人姚氏身边的圆凳上,淘宝似的,将几样东西摆出来,顺便把这物事的几个有意思的来历一同说出来。

    邱氏送的东西也忒不讲究。这又不是过年过节的,专门打些喜庆的银裸给小辈。现在这给法,倒是显得邱氏对蒲如羡不上眼。

    大舅母张氏见邱氏乱来,心里差点就要被气吐血。

    这弟媳邱氏原就不是个好出身的,娘家是江阳当地一富,商人之后。他们范家落魄后,在江阳待了几年。范家原先在京城的库房,都在下狱的时候被刑衙的人给扣了,被赶去江阳后,日子真是过得捉襟见肘。

    范二郎本就混,爱享受。落到了江阳,没钱忒不自在。他本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子,也不想做官,只徒一张能看的脸。这脸在京城里倒是排不上眼的,倒是在江阳那破地方还有些看头。

    而这邱氏就喜范二郎的脸,范二郎也喜邱氏丰厚的陪嫁。当时范家穷得都快断炊了,只好捏着鼻子允邱氏进门。只是这邱氏确实没什么规矩,平时送人东西就是送银子,一点也不讲究场合。在家里大家捏鼻子过也就算了,现在出来了,还在不缺金银的蒲家送这个,简直是太丢范家的脸了。

    范家女眷这边有些尴尬。大舅母张氏拧起眉,狠狠地瞪了邱氏一眼,然后就对老夫人姚氏道:“我们这一到,就急着来见老夫人,带的行李也不知道下面的人收拾得如何,我们就先回去看看,晚些时候再陪您说说话。”

    老夫人姚氏淡笑,客气道:“是极。路上颠簸,你们远道而来,冀州又和蜀中气候不一样,你们身子一时半会儿,估摸也吃不消,我让金妈妈吩咐下去,给你们煮些去火干燥的汤药。”

    大舅母张氏脸色讪讪的,带着范家家眷出去了。